网上展厅

崔兰田艺术生平展

更新时间:2020-05-13


  

xy

  1

  崔兰田先生,一九二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城关,二00三年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四日)逝世于河南省安阳市,享年77岁。

幼年时期的崔兰田,由于家境贫寒,4、5岁时便跟随父母离乡逃荒要饭,后辗转流落河南郑州。因生计无所着落,一九三七年年仅11岁的崔兰田便考入备受推崇的豫西名须生演员周海水太乙班学艺,从此开始了她60多年的豫剧艺术生涯。当时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总算是一个吃饭门路,她懂得这是一难得机遇,因而在练功时比其他小学员倍加刻苦用功,往往付出双倍、甚至几倍的汗水。这也为她日后成为一派开山掌门人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入班仅3个月便能登台演出,在《秦香莲·杀庙》剧中扮演韩琦。5年之后,即一九四二年她应邀加入洛阳楚公民班,成为台柱演员,主演的《凌云志》、《克敌荣归》、《桃花庵》、《秦雪梅》等不少剧目,在豫西一带深受赞誉。由于她天生丽质、扮相明秀、戏又演得出色,因而不断遭受当地反动警宪和地痞无赖之徒的骚扰和搅场。无奈,于一九四四年又应邀奔赴陕西省西安演出,由此可见旧社会艺人成名道路之坎坷。此间,她先后结识了陈素珍、常香玉、王秀兰等不少戏剧界名流。并从中博取众长、丰富自己。同时她还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将晋剧、曲剧、河北邦子等其它剧种的精华吸收融化到自己的唱腔之中,形成颇具独特韵味的崔派演唱艺术旋律,成为“崔派艺术”的创始人。她与陈素珍、常香玉、马金凤、闫立品并称“豫剧五大名旦”,是中国豫剧功勋杯奖获得者。
01

  崔兰田尤以擅演悲剧而闻名于戏剧界。她的代表剧目《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称之为“崔派四大悲剧”,《对花枪》、《陈三两》等剧也各具特色。她艺术风格深沉、浑厚、朴实、含蓄蕴籍、富于内在感染力,故被誉为“豫剧悲剧美的创造者”。在她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仅4次率团晋京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贺龙、李先念、彭真、罗瑞卿、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登台与她合影,在京的戏剧界名导演、名演员、作家、评论家给于她“崔兰田的演唱艺术对于形成中国声乐学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豫剧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等高度评价。她还经常深入到街道、农村、荣军疗养院等社会最基层进行慰问演出。说从乌苏里江边到琼岛天涯、从黄浦江畔到青藏高原,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留有她的艺术足迹并不夸张。由于她虚心好学、刻苦追求、积极进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大量舞台演出实践,使她的表演艺术造诣不断达到更高水准。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得以日臻完美不断达到更高境界。为豫剧表演悲剧人物,塑造古代命运凄凉悲苦的劳动妇女形象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对豫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从一个太乙班小学员到一代豫剧表演大师的成长历程,就是崔派艺术发展形成的历史进程。她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一板一眼都是崔派艺术发展过程的真实历史记录。因此她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就都显得弥足珍贵,对社会和后人都可谓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将她的舞台表演艺术经验,演出剧照、评介文章等广泛加以收集、整理,无疑将会对研究安阳豫剧史、乃至中国豫剧史、中国戏曲史,对总结、研究和发展安阳“崔派艺术”裨益后人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参考和使用价值。

此外,崔兰田一生中的高尚人品、艺德、倾尽全力培养新人的重大贡献,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在戏剧界乃至老一代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也都留下不可抹灭的影响。

  安阳市档案局收集、整理和保存的“崔兰田豫剧表演艺术档案”是指崔兰田先生在其毕生的戏剧艺术、思想政治以及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由于崔兰田先生具有较高的艺术地位和社会知名度,所以我们将其资料收集、整理、系统后做为个人全宗档案加以保存和开发利用。

  文化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艺术档案工作暂行办法》第三条第10款规定“著名艺术家、著名老艺人、流派代表人物和艺术上有特色有专长的演职员材料(包括艺术创作、表演活动记录、艺术经验总结、评论介绍文章、录音、录像带、照片等)”都属艺术档案范围。

  基于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一九九七年六月安阳市档案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向中共安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征集崔兰田艺术档案的意见,得到市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于同年十月二十日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任组长由多个部门和单位的13名领导组成的“安阳市崔兰田艺术档案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档案局、负责征集工作的具体实施。划拨了专项经费、在《安阳日报》、《大河报》、《中国档案报》发布了消息和记者专访,受到河南省档案局的赞赏,在省档案业务刊物《档案管理》上登载了特约文字和图片稿件。

  在一年多的日日夜夜中,工作人员订规划、拿方案、查线索、到处走访、多方联络,召开知情人座谈会议,做好前期工作。他们还行程二千余公里,进北京、赴西安,上郑州走访戏剧界名人收集资料,去图书馆、档案馆、报社,查阅、复制有关文章。拜见崔兰田及其亲属、传人了解相关情况,最后收集到崔兰田回忆录、演出体会、戏剧界专家评论家的评介文章,报刊消息报道等文字材料50余篇,各种照片1100余幅和部分录音带及实物。这些材料都已按不同载体、不同门类、不同时期、不同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区分,并做为一个全宗进行保管。

崔兰田豫剧表演艺术档案全宗由文字材料,唱片、录音带、照片和实物三部分构成。

02

一、文字材料

1、 崔兰田回忆录原稿1部;

2、《崔兰田传》专著2部;

3、崔兰田发表的经验、体会等材料8篇;

4、戏剧界作家、评论家等对崔兰田的评介文章30余篇;

5、报纸、刊物剪辑10余篇;

6、崔兰田逝世后报刊发表的讣告、消息、纪念文章等篇。

二、唱片、录音带、照片

1、胶木载体老唱片1张;

2、《桃花庵》、《三上轿》、《对花枪》等录音带4盘;

3、崔兰田演出活动、艺术交流、工作、学习、生活等内容的照片共1100余帧,经系统编排分为23册,

第1、2册: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照片101帧;

第3册:与著名剧作家杨兰春、作曲家王基笑研究、探讨、顾问《包青天》、《卖苗郎》剧目,育人传艺的照片51帧。

第4、5册:参加各种文艺会演、戏曲大赛照片108帧;

第6册:率团晋京汇报和在广州参加中南5省现代戏曲大赛照片54帧;

第7册:赴青海、西安、山西省大寨大队演出照片47帧;

第8至11册:在山东省曹县慰问家乡父老和看望敬老院老人、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照片203帧;

第12册:在河南省各有关兄弟地、市巡回演出照片46帧;

第16、17册:传艺育人、倾注全力培养新人照片95帧;

第18册:和海内外戏剧界著名作家、评论家、导演、演员在一起共同沟通交流演艺照片44帧;

第19册:参加各种劳模会、先进工作者代表会、人代会、政协会等各项社会政治活动照片38帧;

第20、21册:庆祝崔兰田从艺50周年专题照片106帧;

第22册:安阳有线电视台在安阳市艺术职业中专学校拍摄“崔兰田有线电视片”的专题照片30帧;

第23册:“安阳市崔兰田艺术档案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走访崔兰田、征询照片内容的专题照片23帧。

第24册:崔兰田晚年生活照及逝世后各级领导、各界群众悼念崔兰田同志的场面照片38帧,光盘1张。

三、实物03

  崔兰田演出时曾使用过的服装、行头、化装用具。单位和友人馈赠的字画、条幅、纪念品、参加有关会议的代表证、出入证、邀请书等。

崔兰田先生经过一世的风风雨雨,已经走完了她的人生旅途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是我市乃至整个戏剧艺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她的一生是向着戏剧艺术高峰奋力攀登的一生,是奋力为社会、为后人创造文化艺术财富的一生。崔兰田豫剧表演艺术档案就是她奋斗一生的劳动结晶,这些材料不仅在过去的编史修志,宣传教育,艺术创作工作中都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相信它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应有的潜在价值。崔兰田先生的逝世,其档案材料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因此在我们深切缅怀崔兰田先生的同时,还应当更加珍惜这些档案材料,使它在今后的崔派艺术的发展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华。这样也才不会辜负前人的艰辛劳动和美好心愿。

  在市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下,在崔兰田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市档案局、市文化局在党政综合大楼D区2楼展示厅举办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自2004年4月6日开展以来,市委领导及省内外专家先后观看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

  为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功能,发挥展览的教育和研究作用。我们建立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主题网站,望广大网友参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