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党史】沙区经济大动脉——“德兴隆”商店

更新时间:2021-05-28


沙区经济大动脉——“德兴隆”商店

内黄县档案馆供稿

内黄县档案馆里一组古老的照片,记录了红色沙区一段艰难而奋斗的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障冀鲁豫边区同太行及陕甘宁根据地的联系,冀鲁豫军区在井店建立冀鲁豫军区沙区办事处(亦称沙区工作团),带领抗日军民灵活主动地对敌展开游击战。办事处在沙区根据地大力开荒种地,兴工建商,努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1942年夏秋,沙区人民遭受特大灾荒,为了解决沙区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困难、粉碎日寇对我解放区的所谓“囚笼政策”,边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井店建立沙区第一个公营“德兴隆”商店,马一之同志任经理,李忠同志任副经理,左纬之同志任监委及党代表,由边区行署工商管理局垂直领导。在商店所在地附近,建立了许多交易所、贸易点和贸易货栈,在整个沙区星罗棋布,闪闪发光。

微信图片_20210528155447

 

“德兴隆”商店成立时全体人员合影


全力投入生产救灾工作

1942年,沙区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灾,秋季颗粒无收。其中又以高陵(今内黄南部)、顿丘最为严重,到了四三年春天青黄不接时候,情景更加凄惨,树皮草根都被挖尽吃光,“妻离子散,路断人稀,横尸载道……其状大之惨”,灾荒实属空前,再加上刚刚经历日寇“四·一二”大扫荡,人民缺乏互助能力。同时,敌人的“强化治安”政策和残酷地经济封锁,断绝了外地对解放区的粮食流通,更加深了解放区的灾荒程度。

“德兴隆”商店诞生于沙区的危难之秋,一建立就担负起十分艰巨的救灾任务。作为公营经济单位,“德兴隆”商店不担负地方的政治任务,所以,能够全力地投入沙区救灾和济赈工作。商店的救灾任务,主要是筹调粮食,利用沙区行署投入的20万日伪联合币,从敌占区、友邻解放区(鲁西解放区)组织调运(购买)粮食、用土布到敌占区换购粮食、组织小红车队冲破敌人封锁的道濮公路在下堤筹购粮食,先后筹集粮食50万余公斤,组织运输到沙区平价出售,努力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为了扩大救灾范围,“德兴隆”商先后在井店、梁庄、路洲等地设立济粮所,负责沙区西半部的救灾工作,为沙区根据地的生产自救提供了支撑力量。

 


 

粉碎敌人的封锁

在抗战时期,“德兴隆”商店做了许多工作,为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政策,繁荣解放区市场做出了贡献。1941年7月,日寇委任冈村宁茨为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在华北地区实行毒辣的“强化治安”运动,对我冀鲁豫中心区进行“扫荡”,在根据地周围修筑炮楼,挖封锁沟,占据所有交通要道,严密封锁一切物资进入我解放区。为粉碎敌人的“强化治安”政策和残酷的经济封锁,我沙区军民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指示,一边战斗,一边生产。这一时期的“德兴隆”商店积极帮助盐民修整盐池、硝场,出口沙区红枣、花生等土特产,通过与敌占区的商业关系,促进了沙区特有土产业的发展;还从卫河西敌占区购运来大批棉花,积极组织广大妇女,纺线织布,一部分供应军需,一部分运到敌占区换购棉花进行再生产,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同时还加强了妇女的组织工作,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地位;面对日寇滥发伪钞,掠夺人民物资的情况,“德兴隆”商店坚持使用我边区政府发行的冀鲁豫票作为本币,禁止伪钞,限制法币外流,缩小了伪钞的流通市场,强化了对敌经济斗争的阵容;“德兴隆”商店还积极组织本地商人与外地商人的经济往来,疏通渠道,促进根据地的物资交流,为之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5281554471


在卫河岸边小憩的沙区办事处人员


沟通与太行根据地的经济往来

“德兴隆”商店在与敌占区的长期经济交往中,不仅换购了大批我解放区军的必需物资,还在卫河以西敌人内部建立发展了许多关系,不但为我沙区购销、运输和贮藏物资,提供军事情报等,还为我工作人员在“扫荡”期间提供安全蔽护。1943年,“德兴隆”商店在军区驻沙区办事处的帮助下,开辟了从沙区经高堤、任固、辛村、崔家桥、洪河屯、任村到太行的经济交通线,沟通了冀鲁豫与太行根据地的经济往来。把冀鲁豫的棉布、小盐、火硝(火药原料)等物资,通过交通线运往太行,同时,运回沙区缺少的中药材和大批山货,为我军需民用提供了方便,还购运了大批的枪支弹药,补充了地方武装的不足。在两根据地之间架起了经济交流的一座桥梁。

微信图片_202105281554472



“德丰玉”总店成立时全体成员合影



抗战胜利后,为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沙区政府成立“德丰玉”总店,负责领导沙区各商店的业务工作,成为一支统一的商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