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党史】燎原沙区的马克思主义星火

更新时间:2021-06-25


燎原沙区的马克思主义星火

内黄县档案馆供稿


内黄县档案馆里,一张模糊的照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沙区发展壮大的故事。

1927年,中共濮阳县委在沙区千口村(今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成立后,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县委决定在千口、化村、井店三地创办了“农民夜校”,利用教农民识字的机会,宣传革命道理,教育农民提高阶级觉悟,当地群众贴切的称之为“夜学”。

9

艰难创

创办伊始,夜学的发展十分缓慢。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赵纪彬,引导大家进行讨论,查找问题,并总结了三条意见:一是自编教材,联系实际,用身边发生的事例当活教材;二是把认字与讲革命道理结合起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宣传革命道理;三是针对群众怀疑富户出身的教员跟穷人不一心的情况,在夜学里向群众秉心发誓,消除群众顾虑。之后,编写了一套《农民夜校读本》。第一课:“工人苦,农民苦,出尽力气不能享福。”第二课:“是谁剥削我们?是谁压迫我们?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大地主、资本家”;第三课:“团结前进,奋斗牺牲,最后胜利一定属于工农”。县委组织部长李大山能写一手好字,负责把教材抄写刻印,一本本地发给夜学学员。真诚热情的面容,亲厚朴实的誓言,打动了学员们迷茫的心灵,消除了学员们心头的顾虑。从此以后,千口村的贫苦农民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不等动员,每到晚上,三三两两地相邀,自动去上“夜学”。学员越来越多,“夜学先生”们的授课热情,也越来越高。

星火燎原

千口、化村、井店的平民夜校影响日益扩大,贫苦农民纷纷要求入校,学员由几十人迅速发展到数百人,“先生”和学生拧成了一股绳,边教学识字,边宣传革命道理,边联系实际进述自身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用事实揭发地主、民团的罪恶,学员们提高了阶级觉悟,懂得了只有团结起来,坚决斗争,才能摆脱压迫和剥削。夜校教员们还适时的组织学员开展互助互济活动,办起了互助会,一人有难、大家相帮,增强了贫雇农之间的团结。

沙区贫苦农民们,经过平民夜校的学习教育,渐渐明白了穷人苦,穷人难,不能怨天、不能怨地,都怨地主老财的压迫和剥削,穷人要翻身,要解放,想过上好日子,要靠穷人自己团结起来进行斗争。

团结有了初步的成果:秋初,千口村首先报出喜讯,斗争大地主赵绍福、刘耀宾取得了胜利;初冬,井店镇选“市长”活动,使大豪绅陈清池威风扫地;农村反“掉头税”的斗争,把税官弄得不敢进村;互助会夺取了婚丧嫁娶的公用财产和庙田、学田的管理权,打破了地主豪绅的一统天下。

通过办夜校,沙区党组织在农民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发展了一批党员,增大了党的队伍。至1928年,濮内滑边区硝河两岸的180余个村中,有22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党员达到150余人,各村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成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反民团、反土豪、反贪污斗争,为沙区之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