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23
中国最早的档案“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安阳档案、河南档案乃至中国档案的“金色名片”。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厚重, 让安阳在国际的知名度又平添一抹光亮的色彩。对于国际社会透过甲骨文,崇尚大中国,增强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第18个6·9国际档案日当天,中央电视台和省市主流媒体相继做了重磅解读,国家档案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安阳市委常委、秘书长董良鸿参加并发言。2023年3月,“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入选《河南省第一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省级文献保护对象,2024年6月,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对该项申报工作高度重视,并做出批示要求。安阳市档案馆组织专家协调林州市档案馆,历经近两年时间的广泛收集、科学论证、多方调度,共形成1020份原始档案并上报。这一伟大工程档案成功入选,承载的不仅仅是水利建设的成就,更是一部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从此红旗渠水利工程的文献资料从地方档案上升为国家记忆。
喜讯报告市委市政府后,市委书记袁家健亲自批示:“成绩来之不易,表示祝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档案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入挖掘档案文献遗产的内涵价值,讲好安阳故事,推进档案和文旅融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争创世界记忆名录,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市长高永批示:要档案部门“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做好相关申报工作。”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定不移推进档案法治建设,开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河南省档案条例》宣传活动。在馆一楼大厅、易园南门设置档案长廊,通过历任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论述指示、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版面,以图文并茂形式普及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等法规条款,营造6·9国际档案日法治宣传氛围,市直各个单位也通过短视频和版面标语进行专题宣传。市档案局、馆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档案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一同领略档案文化的深邃、厚重。
安阳市档案馆馆长、一级调研员韩党顺做客《阳光对话》栏目,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解读新修订的《档案法》《河南省档案条例》实施要点,结合安阳档案工作实际,阐述档案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的典型案例,回复解答市民网友线上、电话疑问30余次,节目在线收看人数近万人,创同期新高。韩党顺在节目中对档案的重要性做了阐述:“档案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权威性、历史性与客观性的核心特质,更是我们探索过往、指导未来的宝贵资源。档案犹如雨伞,寻常不留意,用时很紧要;档案犹如铺路石,通向历史与未来的成功之路;档案犹如智慧的钥匙,解锁着尘封的记忆和奥秘;档案犹如判决书,捍卫着事实的公道与真相;档案犹如护身符,守护着每一份权益的完整与神圣。”
参加《效能监督热线》节目
安阳市档案馆做客安阳市广播电台《效能监督热线》,针对听众热切关注的大学生档案、规划档案利用、档案征集、捐赠、保管等问题业务科长们给出了专业的解答。节目现场韩馆长提醒全市听众说:“事事留档案,人人用档案,处处护档案,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认知和责任。鉴古知今,档案馆里有乾坤;资政育人,文史卷中藏黄金,每一份档案都应妥善保管。”
举办档案馆开放日,设有安阳抗战历史图片、馆藏精品展等特色展区,接待安泰苑社区、乔家巷社区、安阳老年大学、益和热力公司、水利局等数十家单位。参观人数千余人次,通过展览使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
展播四十集纪录片《印记——镌刻百年记忆的红色档案》
纪录片通过档案实证+口述历史+实景寻访的创新模式,还原安阳革命历程,线上展播点击量突破50万次。
河南省电视台、安阳电视台播出档案馆自拍《兰台追梦馆藏乾坤》,以创新的形式生动展现档案工作者风采,提升社会公众对档案事业的认知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弘扬档案历史文化。
三、数字赋能 智慧档案惠民生
安阳市档案馆公众号开设6·9国际档案日专栏,推送“请听档案说”系列推文九篇,制作《时光凭证》《归档存记忆留史鉴未来》《千年彰德尽馆藏兰台追梦铸华章》《以档案为笔书写文明传承新篇》《彰德记忆》等十余集微视频,其中《江河万古流档案鉴千秋》、《归档存记忆留史鉴未来》等七条视频被国家档案局收录至全国档案微视频展播系列,充分展示档案风采,有效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发表文章《用档案服务书写民生》,从为万名破产企业职工厘清工龄、化解社区纠纷的“金钥匙”,到为党史编研提供鲜活史料,安阳市档案馆的“小窗口”展现的是服务“大民生”、助力“大发展”的广阔天地。安阳市档案馆让尘封的故纸堆焕发生机,让历史的年轮服务于今天的百姓生活和城市发展。让每份档案都物尽其用,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使命。
发表文章《普及档案知识深化档案服务》,近年来,市档案馆坚持档案管理、监督、征集、保管、开发、利用“六位一体”,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等25个地市签订民生档案异地查阅利用共享协议,积极为群众提供远程查档、电话预约查档等服务。关于档案馆未来发展,韩馆长提到“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档案实体的实时管理;推进线上档案展览、虚拟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筹建安阳市档案馆新馆,运用先进技术构建安全防护网,让档案资源更完整、管理更科学、储存更可靠。”
联合市委办、市档案局、市司法局等10余家单位在红旗渠广场开展全市6·9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扩大档案知识的覆盖面率,拉近档案工作与群众的距离。
县委办公室、县档案局、馆在县党政综合楼、示范区大院、礼湖广场、县档案馆以及网络空间启动“请听档案说”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县委书记邢振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卫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相关活动。推送馆藏档案系列展览15期,制作短视频13个,展出宣传展板23块,悬挂标语6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围绕“请听档案说” 主题在滑县人民会堂前开展主题活动,县委书记李明东实地查看活动开展情况。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向参观群众普及县抗日斗争历史和档案法律法规,解答群众关于档案查询利用、档案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启动“档案馆开放月”活动,线下展示《档案法》、《河南省第一批档案文献遗产》等主题展板,开放“珍档话百年”固定陈列展厅;线上推出请听档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国际档案日特辑等视频5部,进一步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
汤阴县档案馆在人和广场组织开展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宏杰出席活动,并对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宣传现场向群众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实施条例》《河南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开展了档案宣传进机关、档案馆开放打卡、微信公众号播放档案宣传视频等档案宣传周活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组织开展了以“请听档案说,活化档案文献遗产,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徐泽颖参加。
以第18个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通过制作专题宣传版面、LED屏、悬挂宣传条幅、发放档案宣传资料等形式,从档案的起源与发展、档案知识问答、档案的演变等方面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档案见证历史,承载记忆,传承文明”,殷都区档案馆在丹枫园广场举行第18个“请听档案说”主题宣传活动。线上推送宣传视频信息2000余条,线下悬挂条幅、提供现场咨询,发放档案宣传资料600余份。
龙安区档案局联合区档案馆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档案文创品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档案日的来历、档案的种类以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详细讲解档案查询利用流程。
兰台虽小天地宽,尘埃落定泰山重!档案工作者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摆渡者,左岸是被时间封存的神秘过去,右岸则是千百万探寻历史真相的渡客,那中间奔腾流淌的是一代又一代兰台人的青春和岁月。档案作为人类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的重要载体,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赓续文化、文明与文脉,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安阳市档案馆将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贡献档案力量!